栖居在城市的大地上,分享城市中的感想予你,在留言板留下你的足迹,希望你在这里有所收获,祝幸运

日常笔记

对生活中的日常学习进行记录共享。

数字时代的劳动,称为数字劳动。李子柒获得了自己的成就感,在任何时代她都不能以这种方式实现,除了短视频时代。
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提供价值实现的机遇,问题在于是沉溺于其中不创造的人,还是借助这个技术实现自己价值的人。
对抗异化的一个好的方法恰恰是另一种异化,拼命读书。以此来抵抗社交媒体对个人的侵蚀。
用好更强大的生产力:AI大模型!

我们处在这个鸿流与时代之下,经历时代的洗礼,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喜怒哀乐、辛酸苦楚,本来就没有时时刻刻的幸福,或许只是一段幸福,一刻幸福。
回忆自己的童年是快乐的,成长之后越成长越苦楚,有自己的原因也有所处的周围环境。
总想着改变,时时刻刻却不变,有贪图安逸的心理,有各个阶段当下的认知,对抗这一切一个好的方法是拼命读书。

李沐大神三部曲之二“工作五年反思”

五年前的今天我飞往西雅图参加亚马逊的面试。面试完后连夜做红眼航班飞往波士顿赶去参加老婆在MIT的博士答辩。答辩一半的时候电话响了,对方说恭喜你面试通过,想聊下薪水。我说其实就面了你们一家,直接给就是,先挂了。

答辩完第二天跟老婆去市政局登记结婚。在宣誓厅门口排队的时候,老板打电话过来,很兴奋的说你来了后可以做这个做那个。我说是挺好的,但先要结婚去了。老板一愣,道了一声恭喜,继续往下说。我不得不打断:得先走了,轮到我们进去宣誓了。

五年一眨眼就过去了。外面来看最大的变化是多了两个娃。但最大的变化来自认知,是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改变。博士毕业的时候曾写过我的体会

很多同学留言说深受鼓舞。现在我想同样给大家分享这五年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。更确切说是失败的教训,因为每一点就是付出了学费后获得的教训。希望这些同样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。

事情的价值是对社会的价值

读书的时候,你会有明确的目标,例如考试的分数、深造的学校、或找到好工作。工作后的最大不同是你有太多可以最求的目标。这个带来的改变是你需要决定哪些事情现在做,哪些以后做,哪些可以不去做。

决定优先级应该是根据事情的价值。我现在评估一件事的价值是它对社会的价值,用公式来写就是

受益人数 x 人均时间 x 单位时间价值差

继续阅读

李沐大神三部曲之一“博士这五年”

前言

12年8月提着一个行李箱降落在匹兹堡机场。没找住的地方,也不知道CMU应该怎么去。对未来一片迷茫,但充满乐观。 现在,刚完成了博士期间最后的一场报告,在同样的机场,不过是在等待离开的航班。

回想过去的五年,是折腾的五年,也是自我感悟和提升的五年。这里我尝试记录这五年主要做过的事情和其中的感想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
继续阅读

吴恩达《AI for everyone》给所有人的AI课

人工智能不是工程师的专属。

人人AI 是一门非技术课程,它将帮您普及人工智能基本技术及其实践,以及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和局限。
最后,您将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影响社会的,以及如何在这项技术变革中前行。
如果您是一个没有技术背景的商务专业人士,「人人 AI」将帮助您理解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战略。
如果您是一名机器学习工程师或数据科学家,试图让您的经理或公司高管了解您能胜任(和不能胜任)什么,我们建议您推荐他们研修本课程。

继续阅读